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中医文化 用药知识

清眩丸

作者:   来源:    时间:2023年12月20日   浏览量:0

时间:2023-12-13  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  作者:□ 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

头晕、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,许多疾病都可引起。如果头晕头痛伴有面红目赤、口渴等不适,可能是中医所说的风热上攻,这种情况可用清眩丸来调理。那么,清眩丸有何功效?下面一起来了解。

 

组成与功效

清眩丸源于宋代杨士瀛所著《仁斋直指方论》卷十九之芎芷散。原方为川芎、白芍、荆芥穗、软石膏(煅)各等分,上为末,每服一钱,食后,沸汤调下,用治“治头风风壅”。清代吴谦等所著《医宗金鉴》中载芎芷石膏汤,由川芎、白芷、石膏、菊花、羌活、藁本组成,主治“头痛眩晕,头风盛时发作,日久不愈”。两方均以川芎、白芷、石膏三药为骨干,用于治疗头风、头痛、眩晕之类病证。

 

中成药清眩丸吸收古方精髓,其药物以芎芷散为基础加薄荷而成,全方仅川芎、白芷、薄荷、荆芥穗、石膏5味药,辅料为蜂蜜。本药有散风清热之功,用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晕目眩、偏正头痛(多为胀痛、剧痛、前额或眉棱骨痛)、鼻塞牙痛、面红目赤、口渴欲饮、便秘尿赤、舌红苔黄、脉浮数或滑数。现代医学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、紧张型头痛、偏头痛、额窦炎、副鼻窦炎、慢性鼻炎等见上述证候者。

 

头晕、头痛古称“头眩”“头风”“脑风”等,中医认为,其发病多由外感或内伤因素,使脉络绌急或失养、清窍不利所致。而感受外邪以风热者居多,所谓“巅高之上,惟风可到”“火(热)性炎上”是也。本药所针对的病机就是风热,故以疏风清热为治则。方中川芎辛温走窜升散,上行头目,可行气活血,祛风止痛,古有“头痛必用川芎”之说,为治疗头痛之要药;生石膏辛寒,辛可升散,寒可泻火,为清泻阳明经实火之要药,与川芎配伍,既可升散清解火热,又能祛风止痛,故二者合为君药。白芷芳香上达,以解表散风,通窍止痛,乃治疗阳明头痛、鼻渊头痛、风火牙痛之常用药,为臣药。荆芥穗辛而微温,长于发散风邪;薄荷辛凉,长于疏散风热、清利头目,二者共为佐药。诸药相配,辛以散风,寒凉以清热,芳香以通窍止痛,共奏清热定眩之功,故得名清眩丸。

 

服法及禁忌

本药为黑褐色的大蜜丸,气微香,味微甜而有辛凉感。每丸重6克,一次1~2丸,一日2次。服药前应除去蜡皮、塑料球壳,可嚼服或分份吞服。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种还有片剂,按说明书服用即可。

 

服药期间,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食物。保持情绪乐观,忌生气恼怒。辨证属风寒头痛或阴虚阳亢头痛、眩晕者不适宜,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。儿童、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年老体弱者、有严重慢性病患者,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。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
 

 

(责任编辑:高继明)